从“天河二号”首次登顶世界**快超级计算机宝座开始,中国超算已经斩获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的“九连冠”。
“大到现代武器系统研制试验,小到好莱坞特效制作都离不开超算,超算已成为理论和实验之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综合实力。”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主任张云泉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超算虽然起步晚,从局部突破到综合技术**,从奋力追赶到逐步超越,仅用了15年。不过,现有的超算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
2016年国家启动三个“E级计算机原型系统”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重点研发计划总体组专家介绍,研制E级机引入“神威”(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河”(国防科技大学)、“曙光”(曙光公司)三支超强团队相互竞争,通过赛马机制打造我国自主的E级计算机“利剑”。
这三个项目组在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都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研制经验,各家研制单位在存量基础上必须有颠覆性增量创新才能再前进一步。
实现颠覆性增量创新向来不容易,潘景山认为,攻关E级机大家需克服两大难题:“如果用现有技术研制E级计算机,能耗将达到每小时60兆瓦左右,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用电量,能耗太大。”“有人说形容中国超算的性能与应用是‘十车道高速路上跑着很少的车辆’,说法夸张,但如何扩大应用确实是挑战。”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